穷人游戏怎么玩
穷人游戏怎么玩
1、在大街上、公交车上、电梯里……随处可见低头玩手机的人;在家里,大人们拿着手机,孩子们抱着,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多年蝉联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育有2女1子,当其他孩子都在开心地拿着玩游戏的时候,他却禁止子女玩游戏,甚至在美国还流传着这样的说法:都是穷人的孩子在玩游戏。究竟是为何呢。盖茨透漏了一个教育孩子的真相。
2、盖茨,一次在美国《今天》访谈节目中,不小心说漏了嘴,他给孩子规定拥有第一部手机的年龄是13岁,他的3个孩子也都是在这个年龄才被允许使用手机的,并且电脑也只能用来做功课,不能玩游戏。而孩子的同龄人早就有了自己的手机,在学校里看着其他同学随身携带手机和随时玩手机,3个孩子自然是羡慕不已。他们回家就会抱怨:其他同学都有手机,我是唯一没有手机的人,这样会让我在学校里,时常感觉很没面子,也会很尴尬。
3、即使出现这种情况,盖茨依然没有改变自己的决定,还是不会给孩子提前购买手机。不仅是盖茨,还有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他也曾说,当全世界的孩子都是抱着度过童年时,他的2个女儿只能在周末才能玩一会手机和电脑。奥巴马的夫人米歇尔告诉记者,他们的家规非常严格,孩子只有在周末才能使用高科技产品,非周末时间不能看电视,但是电脑在周末也不能玩游戏,只能用来做功课。这就是世界上最富有国家的富豪和首脑,他们对孩子的教育要求却是一样的。
4、电子产品、游侠对孩子的影响。为什么不能过早地使用手机,不能玩游戏呢。因为它会影响孩子的阅读能力、社交能力、思考能力等等,会对孩子的多方面产生影响。
5、游戏所带来的趣味性,无时无刻不吸引着孩子,让孩子为之着迷,沉迷于其中,孩子可以拿着手机或玩上一天,可以不出门,不与其他小朋友玩,不与家人交流,这种情况是很可怕的,但是游戏就是做到了。网络的发展也让游戏具有了更多的互动性,但这种互动却是在虚拟世界中,而不是现实世界,如果孩子沉迷于游戏,将虚拟世界的东西拿到现实生活中来运用,很可能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或者不能很好地适应现实社会,带来社交障碍。美国的一个科研机构对9-10岁的孩子进行了研究,如果每天使用电子产品超过2小时,孩子的语言推理能力会变差;如果每天使用电子产品超过7小时,孩子的大脑皮层就会提前变薄,而大脑皮层的主要作用就是处理人类的感官信息。在美国,那些有钱人,大多数会严格限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年龄、时间,还不让孩子玩游戏。
穷人游戏怎么玩
1、乔布斯虽然开发了苹果产品,但他同样是控制自家孩子面对电子屏幕的时间,除了周末,其他时间都不允许使用手机。他还不让任何智能设备出现在餐桌上,晚餐时间,他会与孩子们一起聊读过的书、谈论历史话题,而不是游戏。还有研究表明,近些年来,在儿童身上出现的肥胖症、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社交障碍、脾气暴躁、近视眼比例大幅增加等种种事关健康、学习、交流的问题,或多或少与长时间、频繁使用电子产品有关联。
2、在没有电子产品的游戏之前,孩子们是与同龄人在自然环境里玩耍,家庭条件好的还会给孩子买玩具,这些都是发生在真实世界中。孩子在玩的过程中,需要去发挥大脑想象,可以开发智力,有益于创造力的培养。
3、比如孩子阅读,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孩子搭积木,可以根据脑海中想象的造型去随意组合。而智能设备中的游戏是编程人员提前设计好的程式,孩子们只是在他人思维的影响下,在被动的接受。
4、这是从孩子成长过程来说的。当盖茨面对媒体,说出不让孩子玩游戏时,社会上还出现了另外一种看法,就是有钱人开发电子产品和设计游戏,却不让自家孩子玩,只有穷人家的孩子才去玩游戏,是有钱人为了麻痹穷人的思想。有可能源自“奶头乐理论”。据说,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次世界精英大会上,顶级富豪们在一起聊天,他们预测,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贫富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那么穷人们的不满情绪也会与日俱增,如果有一天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穷人们就会起来反抗,到那个时候就会给富人们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5、既然他们能提前预判这种现象的出现,就得想出一个办法来避免或者推迟这一天的到来,到底用什么方法呢。于是,美国战略问题专家布热津斯基就提出了所谓的“奶头乐理论”。让企业开发游戏,用娱乐来麻痹大众,这是一个隐秘而不会被抗拒的方式,这些可以刺激感官世界的网络游戏,让穷人及后代沉迷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