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游戏怎么玩
词语游戏怎么玩
1、今天是哲学家维特根斯坦,1889.4。26—1951.4。29,逝世73周年。
2、在哲学的星空中,维特根斯坦如同一颗永不陨落的明星。他不仅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对语言哲学的深刻洞察在今天看来依旧光芒四射。尽管他的思想经历了从早期到晚期的巨大转变,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思想体系,但他对语言、思维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探讨,依旧为今天的技术革新,特别是对大语言模型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本文旨在探索大语言模型下的维特根斯坦哲学,管中窥豹,希望能稍微触及他那宽广而深邃的思想海洋,也愿大师的思想能照亮当下人的迷茫。
3、语言真正的意义在于交流沟通。早在2017年,大模型还没有出现的时候,的人工智能研究所就发现他们实验室中的两个机器人,在进行谈判性对话的过程中开始用非人类的语言交流[1]。这些对话虽然看起来是无意义的,但仍然引发了人们对机器人失控的担忧。
4、如今随着更强大的,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技术出现,对于能否开发出人类完全无法理解的语言,我们似乎有了更多的理由对其加以警惕。这样的思考,会让人想起维特根斯坦笔下的“私人语言”,在《哲学研究》一书中,维特根斯坦鲜明地给出反私人语言的论证。其中他对私人语言的定义:。某人用一种语言来写下或说出他的内在体验——他的感觉、情绪,等等——只为他自己所用,我们是否也可以设想这样一种语言呢。
5、——难道我们用日常的语言就不能做到这一点吗。——但这不是我的意思。这种语言中的词语要指向的是只有说话者才能知道的东西,指向他那种直接的、私人的感觉。
词语游戏怎么玩
1、因此另一个人是不能理解这种语言的。上述定义的关键词是“内在体验”。当我们看到聊天机器人说“和聊的人有些多,我有些累了”的时候,我们知道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毕竟算法是不会感到累的。
2、然而,我们怎么知道这个句子中的“累了”不是常见的含义,而是代表“服务器资源不足”呢——这就需要依赖上下文和语境了。用维特根斯坦在其《哲学研究》中的句子来说:。
3、如果我说我自己仅仅从自己的情况中知道“疼痛”一词的意义是什么,——那么难道我不也得这样说别人吗。我怎能以这样一种不负责任的方式将一个例子普遍化呢。这样一来,我们前面提到的难题,私人语言)也就消失了,“疼痛”一词的意义不是那个私有的样本,在我们刚才的例子中,是打了自己一耳光后的那种感觉,而是这个词在我们的语言游戏中的用法,我现在或下回当然都知道这个词的意义,这就是说我都能正确地应用这个词。来一个极端一点的情况,即使“一个人不能将‘疼痛’这个词所指称的东西保存在记忆中——因此总是将其他的什么东西称为疼痛——但是对这个词的使用却与疼痛的日常症状和前提条件相一致由于语言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只有不断被使用的沟通工具,才可被视为语言。
4、因此像楔形文字、甲骨文这样曾经被使用的交流工具,也会因为使用的人消失,从一种语言变成了待破解的密码。但人们仍然可以通过种种手段破解其中的含义,比如能破解甲骨文的智能体[2]。大模型的训练数据来自于人类公共交流所用的文本,并不能涉足人类的个人体验,这也就会限制其最终的能力。
5、那么,想要让大模型深入到个人内部,去读懂人们自己本身都不能理解的私人体验,是不是一种空想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取决于以下三个命题:。1:存在难以或不可能传达给他人的主观经验。2: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独特的主观经验发展一种私人语言。